辞别了秦桧,刘光世又马不停蹄赶往了刘锜府上。
刘锜早已备好了一桌酒菜,和马扩一同等待着刘光世的到来。
刘光世看到刘锜,简单叉手一拜后也不客气,径直来到了八仙桌旁就开始准备动筷。
“刘琦兄弟见笑,方才和那秦桧说了一大堆,酒喝了不少,饭倒没吃几口。腹内空空,我就不客气了。”
刘锜看刘光世这毫不客气的样子,自然知道这是对方当真拿自己当自己人了,也没有什么不悦。
“不慌,光世兄弟先吃点东西。一会儿再说说刚才和秦学正聊得怎么样。”
刘光世大口吃着烤鸡和炊饼,肚子里有了东西做底气之后,才擦擦嘴开始说话。
“刘琦兄弟放心,我看人很准的。秦桧是个钻营投机之人,今日我假装担心童贯,实则把童贯的危机全都揭示给他了。”
“这个秦学正平日里一直是个翩翩君子的形象,向来公议不错的。我以前也是看错他了,要不是我和陈太学最近相熟了,我也不知道秦学正竟然是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货色。”
刘光世本来又在继续胡吃海塞,听到刘锜说了“陈太学”三个字,突然就来了精神。
“陈太学?刘琦兄弟昨天临别时说的那个相熟的太学生莫不是陈东?”
“光世兄弟,你才来东京城两天,你是怎么知道陈太学的?”
刘锜一脸好奇,陈东此时只是个大龄太学生,无官无衔。自己还是借由马扩的介绍才认识,刘光世居然也知道他。
刘光世当然知道陈东,在那个未被扰乱的时间线里,陈东作为太学生多次上书痛斥蔡京、童贯、王黼等六贼为害江山社稷,最终促成了六贼的倒台。
刘光世先是一愣,然后又夹起一筷子菜塞到嘴里大嚼特嚼起来,给自己争取一些思考的时间。
好不容易嚼完咽下去了这口菜,刘光世才不慌不忙说道:“哦,我今天路过太学的时候,碰见了出来吃饭的太学生,听见不少人说陈太学的事情来着。当时我就想这个陈太学是不是太学生里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来着。”
刘锜听完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陈太学确实在太学生中以敢言而出名。而且不同于一部分博名声的太学生不同,陈太学的建言都是言之有物,令人读后感慨良多。”
眼见着这个事糊弄过去了,刘光世也赶紧关心起正经事来:“这么说,这会儿马扩兄弟正是在和陈太学见面了?”
“没错,马扩兄弟和陈太学交好,之前也是机缘巧合通过马扩兄弟的介绍,我才得以认识陈太学。陈太学其人确实很有胆魄,向来敢于抨击朝中奸臣乱党祸国之事。如今有马扩兄弟将童贯的各种罪状详细告知,陈太学必然能够牵头带动太学生们集体上万言书去参他童贯一本!”
“如此甚好。连刘琦兄弟都如此高看其人,这个陈太学必能成事。”
“还希望有今日光世兄弟之言,能让秦桧不要在太学生上书时加以阻拦啊。”
刘光世听到这冷笑一声:“哼,刘锜兄弟放心,我看人很准的。秦桧只需要稍加思索就会明白如何把自己从这件事里摘出来,两边都不落他的坏。只不过这人城府极深,阴险狡诈,不知道他会不会再耍别的阴招,咱们还得让陈太学小心防范。”
“这个倒还好,陈太学与我们说过,秦桧曾经干过这种事。表面上支持太学生们的提议,鼓励太学生上书,背地里把哪些太学生有异议的,谁是挑事儿的都记下来,然后秘密送到宰执们手中。”
刘光世听完都一愣:“秦桧竟然干打小报告的事?”
刘锜抿嘴摇摇头:“是啊,要不是陈太学告诉我们,我们也没想到一个学正竟然干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事。就比如宣和元年东京城发大水那件事,就是如此。”
刘光世在脑海中搜寻着这次水灾的故事。宣和元年东京城发了大水,水淹东京城,几乎已经具有国师地位的道士林灵素在登城治水时开始诬陷和自己有冲突的太子。
林灵素登上城头一番施法后,大水不退,于是就和宋徽宗说不是他不行,天地感应告诉他这大水是太子不贤明引起的,需要太子来治水。
宋徽宗于是乎让太子登城,太子对着城外拜了拜,结果当时大水立刻退下去四丈,当夜大水彻底退去了。
林灵素原本是想设个死局,把发大水和他施法之后大水不退都怪到太子头上,结果没想到太子拜完大水真的退了,倒是让太子在百姓心中落下个有圣德的名声。
刘光世想半天没想出来这事和太学生有啥关系,只能问道:“难道太学生给林灵素鸣不平了?”
刘锜摇摇头:“那倒不是,是在大水退前,有个起居郎叫李纲的。上书说大水是上天示警,甚至让官家不要一味享乐。惹怒了官家,被官家贬出了东京城。当时就有太学生要上书给李纲鸣不平的。”
李纲!又是个重要人物要出场了,刘光世差点就要追问李纲现在何处了。但他还是压抑住激动的内心,回应起刘锜的话来:“官家一向沉醉在丰亨豫大这四个字里,哪里听得这种话。”
刘锜赶忙伸出个手示意刘光世小点声:“低声!光世兄弟之前远在边陲,如今东京城可是天子脚下,你我身为人臣,切不可轻易言官家的不是。”
刘光世倒是会心一笑,刘锜这话里有话,在东京城里不要瞎说,怕让有心人抓住把柄。这意思就是刘锜他自然也有不满,只不过不敢畅所欲言而已。
看刘光世也没什么反应,刘锜接着往下说起来:“当时太学生给李纲鸣不平,秦桧也是表面上赞同,但是随即就把这些人的名字报给王黼了。当时是机缘巧合之下让陈太学知道了这事,但是因为事后王黼没有实际处置这些太学生,其他太学生都不相信,毕竟秦桧表面功夫做的太好。”
刘光世刚要回应一下,却突然发现个问题:“宣和元年还是蔡京主政,为何秦桧不报给蔡京,反而报给和蔡京不和的王黼呢?”
刘锜倒是很奇怪的看了刘光世一眼:“兄弟不知吗,李纲是蔡京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