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万万不可啊!”
周延儒噗通一下跪倒,相当之熟练,“陛下,侯爵之位,非世袭军功不授!
江白乃一乡野书生,前些日陛下已经封其伯爵了,算是给他的天大赏赐。
若再赐侯爵之位,恐朝堂上下诸公不服啊!
此乃有违纲常,请陛下三思啊!
其二,都督同知乃是从一品武将官职。
江白从未参与过科举,更没有参加过武举。
他就连地方上的武官、县令都未做过。
贸然任命恐会适得其反啊,陛下!
其三,陛下让其总理数府兵事,此乃总督、巡抚之权。
此例一开,地方上其他总督、巡抚会如何想?
他们经营多年的努力,还不如一个毛都没有长齐的小子吗?”
周延儒身为首辅,在崇祯给江白封平乡伯爵的时候。
这老小子就安排亲信前往了新生寨暗中调查。
他倒要看看,是什么样的人,能把崇祯迷成如今这般。
不打听不知道。
一查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这一下,周延儒不淡定了。
最近几个月,内阁收到了地方官府送来的信件。
其中有不少是关于突然冒出来的奇怪势力。
之所以说奇怪,是因为这些人的做法和以往农民军不同。
他们很多纪律严谨,行军口号也很特别。
打仗方式也和李自成、张献忠他们不同。
开始,周延儒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直到江白的异军突然崛起,这下,周延儒不淡定了。
“请陛下三思!”
随着周延儒把里面的利害关系抛出来后,众多文官纷纷跪倒。
“三思?”
崇祯冷笑,积压已久的怨气终于爆发,
“朕考虑的还不够多吗?辽东要防,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农民军也要防,地方上灾情,朕也要盯着。
如今,有一个能替朕解决问题的人,你们却要让朕三思?
是想着如何将他逼反,好遂了你们的心意是吧?”
“不要议了!朕意已决!再有妄议者,以欺君罪论处!”
崇祯俨然是动了杀心。
若是谁再和他唱反调,他不介意杀几个玩玩。
天子一怒,血溅五步!
圣旨拟的很快。
当江白再次收到圣旨时候。
王大年、孙铁柱等人都很激动。
这样,他们就不用再躲躲藏藏了。
而且还能堂而皇之地去接管周边州府。
江白嘴角挑起,把玩着手中刚刚获得的一枚大印。
“崇祯啊,崇祯,这份大礼,我先收下了!”
“你放心,大明虽说已经腐烂的不堪入目了。
但天下还是汉人的天下。
只要不落在大清的手中,一切都还来得及。
只不过,待我收拾了旧山河,灭了大清,兵临京师之时。
到时候,也希望你像如今这般视我为知己,hhh......”
约莫等了一会后。
江白转身,对江字营各部下令:
“传令各部,进驻分管的各府州县,整顿防务,肃清匪患,安置流民,推行新政!”
其实,崇祯能不知道周延儒说的有些道理吗?
他又不是傻子。
相反,他更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
只可惜,他疑心病很重。
崇祯之所以,一而再地不断提拔江白。
他是有苦衷的。
崇祯十五年(1642年秋)。
他已经陷入了无人可用的绝境。
尤其是缺乏能统筹全局,独当一面的帅才和可以绝对信任的武将。
到1642年秋,明朝最能打、最具威望的顶级统帅几乎已经损失殆尽。
洪承畴,松锦大战中,他率领的明朝最后的核心机动兵团,八位总兵,13万精锐,在1642年春已然崩溃。
1642年秋,洪承畴本人正被围困在松山城中。
没错!
洪承畴被围了,消息传不出去。
京师那边以为他已经被杀了。
只不过,现在还在等确切的消息。
有的人已经开始给这哥们布置灵堂了。
次年1643年春,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
他哪里是被俘啊!
他是投了大清,没办法啊!
城内没有吃的了,炮弹早已打完了,火枪弹药也没有了。
除了城墙的优势,他这边已经没任何优势了。
援兵?
抱歉,朝廷也想知道援兵在哪里!
不过,离的近的就江白的江字营了。
可现在朝廷上下对这新冒出来的农民军还有些抵触。
崇祯不到危急关头,是不会同意江白去执行这个任务的。
换句话说。
让江白打这些流寇还行。
若让他去和清兵碰。
万一人家不干,拍拍屁股跑到南方去发展了。
你能拿人家如何呢?
洪承畴的失败投诚,意味着大明失去了最后一位,有能力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的统帅。
在他之前,曹文诏,卢象升都相继战死了。
哦,对了差点把孙传庭这哥们给忘记了。
他在崇祯十一年时候还打败过李自成,几乎将他的农民军剿灭。
可惜和杨嗣昌意见相左。
竟于崇祯十二年被下了大狱,直至崇祯十五年初,因无人可用才被释放出狱。
但此时,他的威望和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不然的话,李自成也不会这么快打到京师。
有人会说,不是还有左良玉吗?
还有吴三桂啊!
左良玉初期确实还不错,有两把刷子。
特别是其箭术很厉害,左右开弓,箭无虚发。
妥妥的射手ADC。
只可惜,后期这哥们,多次不听朝廷调遣,养寇自重。
朝廷对他已无实际控制力,只能一味姑息安抚。
那不是还有吴三桂吗?
说起吴三桂,就得提他舅舅祖大寿。
自从袁崇焕被崇祯杀了后。
祖大寿就已经对朝廷失去了信任。
不是信心,是信任。
他已经不太信崇祯了。
因为他是袁崇焕的手下,对袁崇焕很忠心,很崇拜。
祖大寿这哥们多次假意投降大清,让努尔哈赤很苦恼。
不过,最终,他还是真心投了大清。
吴三桂接过了舅舅手中的接力棒,开始了镇守辽东。
如今,辽东的关宁铁骑大部分兵力都掌握在吴三桂的手中。
可其舅舅投了大清。
朝廷还会对他信任吗?
若非无将可用,替换下吴三桂也不无可能。
如今崇祯的处境,帅才死的死,投的投。
悍将拥兵自重,国库空空如也,君臣信誉全无。
此时,江白的横空出世,对崇祯而言,不亚于一根救命稻草。
他就像是自己长出来的兵力。
还不用朝廷发钱,发粮。
崇祯一度以为是洪武大帝在天上怜悯大明,特命一天将转世,来大明末年辅佐于他。
对于一个快要渴死的人。
哪怕看到的水源可能有毒。
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喝下去。
崇祯对江白的重用,正是这种绝望心态下的孤注一掷。
他并非不知道其中的风险。
而是在他看来,眼前的危机和朝臣的无能,比一个可能的威胁要可怕得多。
这就是崇祯为何力排众议非要给江白封侯加官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