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2000年当富豪 第415章 想法凑钱!

作者:殷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4 07:16:39
最新网址:www.biqumu.com

……

医院。

杨小冬挂断电话,微微皱起眉头。

没想到方达影响力这么大,银行那边居然连通融都不通融。

绿地又不是小客户,何况还有产业抵押,就这么轻易被否决了并购提议,恐怕方达也没少出血。

轻轻吐了口浊气,杨小冬暗自盘算了起来。

十六亿,他现在倒不是拿不出来。

可正如王秃子想的那样,一旦现在拿出十六亿的现金,杨小冬是真的有些压力巨大了。

未来三个月之内,他得付清绿地剩下的八亿并购款。

其他的还有地皮款二十亿,方达十亿,超市那边开拓六省市场被他抽调了五个亿出来,回头也得补上,商城和物流公司也是一样。

再加上还得还新时代之前的贷款和并购款,加在一起何止王秃子算的五十亿,六十亿都过了!

而新天地目前的资金来源,仅仅只有超市盈利。

可六省市场没开发,新时代陷入苏城那个大泥潭,目前仅仅依靠一省之地的盈利,三个月能有三亿就不错了。

再加上手上这十几个亿,凑凑也才二十亿。

也就是说,杨小冬三个月之内起码得筹集四十亿的资金。

就算卖了手上的股票,他也拿不出这么多钱,除非接下来个把月楼市能回暖,这样他手上还有一批房产加上绿地的房产,大概也能卖个二十亿左右。

可楼市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回暖,这个真的很难保证。

杨小冬皱眉,正在帮他收拾衣物的陈茜不由问道:“怎么了?”

“银行不同意腾飞并购,要不偿还贷款,要不只能换成方达。”

“银行管的还挺宽。”陈茜略显嘲讽道:“徐圣哲现在状态明显有些不对,过于依赖阴谋诡计了。企业发展,光靠阴谋是不够的,有时候堂堂正正才是王道。阴谋诡计只是附带的,而不是主流,徐圣哲以后恐怕会吃大亏。”

“他吃不吃亏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我现在的问题不少。一下子多支出八亿现金流,我这边有些麻烦了。”

“那现在怎么办?”

陈茜也有些为难,想了想道:“新天地现在的确有些举步维艰,资金短缺的太过严重。而筹集资金,还是大额资金,目前能想到的办法不多。第一,筹划上市。不过这个需要时间准备,何况你不一定愿意,所以运作新天地上市不太可行。第二,找银行贷款。这个倒是可以,工行那边和方达合作多年,关系太过深入,我们可以不用去找,不过我们也跟建行合作几年了,贷款应该还是能贷一点的,不过额度可能没我们想象的高,毕竟银行也不是我们开的。第三,找私募基金。这大概是目前最简单也最容易的了,新天地这两年的盈利还是不错的,之前就有人找我们谈过。现在新天地扩张,找私募基金筹集一笔款子,应该问题不大。”

杨小冬皱眉道:“私募基金那边我知道,上次我见过一个基金协会的经理。他们开出的条件是要参与管理,另外还要掌控部分股权。股权方面因为这些家伙说能赎回来,我倒是没太大意见。可他们参与管理,那我这边怎么办。多了第三方指手画脚,公司就不能再完全按照我的意愿运转,这点我是不能接受的。”

陈茜有些无奈道:“想要得到总得付出,你什么都不想付出,就想别人把大笔资金借给你使用,摆明了不可能。当然,其实按照你的意愿,咱们还有一条路可走。”

杨小冬闻言感兴趣道:“什么路?事先说好,股权旁落我是不愿意的,管理权我也得抓在手里。”

“你净想好事呢!不过这办法,还真能满足你的要求。”

这话说出来杨小冬自己都有些不相信,其实他知道自己的要求过于严苛了,除了陈茜这种不求回报的会大笔借钱给他,谁还愿意干这种事。其实还有一个女人,只是杨小冬不想罢了。

陈茜接着说道:“企业债券。”

杨小冬一听就眼神闪烁道:“你是说?”

“对,咱们可以准备准备,看看能不能通过审核,发行一批新天地的企业债券。这东西既不会分摊你的股份,也不会有第三方插手我们的管理。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承担一部分利息,不过发行条件有些苛刻,再加上咱们新天地现在名气还不够大,能不能有受众也难说。如果发行的债券没人认购,那就闹笑话了。”

陈茜接下来的话杨小冬没注意听,而是喃喃自语道:“企业债券……企业债券……”

呓语了一阵,杨小冬眼神闪烁道:“我们可以吗?目前国内发行债券的企业,要不是上市企业,要不就是国有企业。我们只是民营企业,股东更是只有我一个,能通过审核吗?”

“咱们这边问题不大,京城那边难说。还有,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必须是股份公司或者国有企业,如果咱们想顺利发行债券,必须更改公司体制,从有限责任公司更变为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一来,你得拿出手中部分股份。当然,这只是形式上的变化,你可以将股份放在叔叔和阿姨还有娟子的头上,这些问题应该不大。”

“那如果我们审核通过了,能发行多少债券?”

“只能发布不高于企业净资产40%的债券,新天地现在净资产在七十亿左右,也就是说最高也只能发行二十八亿左右的债券。实际上40%这个点很难达到,争取一下达到30%,大概发行二十亿还是有希望的。”

“二十亿……”

杨小在心里盘算了一下…

加上公司目前大概还能凑个二十亿,也就是说资金缺口仅仅在二十亿之间了。

到时候无论是股票套现,还是房产回暖,自己随便处理一项,就能满足新天地的资金需求。

而且债券这玩意也好用,二十亿债券,华润发布的是15年期的。

新天地发布长期的不一定有人愿意入手,可短期的,三年期五年期大概还是有人能接受的。

毕竟新天地这两年发展的不错,三五年之内,新天地势头应该不会弱下来。

利率的话,比华润15年期低一点,按照4%的利率算,一年也才八千万的利息。

八千万发行个三年,那就是两亿四千万,加上发行成本不会超过三个亿。

用三个亿的费用,换取二十亿的流动资金帮自己度过难关,毫无顾忌地透支二十亿使用,其实对急速发展中的新天地还是划算的。

沉思了一阵,杨小冬开口道:“那行,咱们就走这条路!接下来你就负责这事,公司会配合你一切工作,筹集二十亿资金,对我们现在帮助很大。不过三个月时间,能完成吗?”

陈茜想了想道:“咱们这边可以让他们加快速度,京城那边就不太容易了,不过到时候我让我爸找几个朋友帮忙催促一下,问题大概不是很大。还有就是担保方的问题,要是有银行愿意为我们进行担保,我想三个月应该还是可能的。我回头找J行那边谈谈,这两年我们和他们全面合作,新天地的流动资金包括供应商款项全部通过J行流转,让他们担保的问题应该不算太大。最后就是发行上市问题,因为我们不是上市公司,所以不能通过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不能上市交易,那就只能靠我们自己路演了,这样受众会少很多。我就怕……”

“没人购买?”

杨小冬一语道出了她的担忧,一旦发行的债券无人问津,那就跟公司上市似的,股价会大跌。

新天地是私企,又没上市,倒是不怕什么股价跌不跌的。

至于市值被低估,杨小冬其实也无所谓。

主要就怕引起连锁崩盘效应,一旦新天地的债券无人问津,民众就会对新天地的公信力产生质疑。

普通群众质疑那关系其实也不大,可和新天地合作的供应商呢?

以及地产公司那边名声也会遭受重大打击,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

陈茜微微点头道:“我正是担心这一点。毕竟我们只是私企。如果我们拿不出像样的保证,别人不一定会接受我们的债券。”

杨小冬轻轻敲了敲手指,想了想道:“如果短时间内新天地作出一番大动作呢?比如六省市场开拓,收购绿地,这些都能增加我们企业的公信力,这时候要是我们再发布一些大计划,咱们名气会短时间内飙升对吗?”

陈茜皱眉道:“最好缓缓吧,这时候我们真的撑不住了。外人也不一定会理解,说不定他们还会觉得我们好高骛远,更加担心了呢。”

“那倒也是。”

杨小冬有些无奈,叹息道:“那怎么办?”

“哎,到时候再想办法吧,毕竟现在咱们还只是一个想法,能不能通过审核都说不定呢。”

杨小冬一听也觉得自己有些杞人忧天了,点头道:“先试试看吧,具体的等通过了再说。要是审核不能通过,现在计划再多也没用,真等通过了,我再想办法。”

到时候只要策划做的好一点,二十亿其实真要说起来也不算太多,也不是一定就筹不到。

暂时将这事放在一边,杨小冬又道:“不管能不能通过,并购绿地已经到了这一步,我肯定不能放手。回头我就让王秃子放手去做,接下来咱们做好勒紧裤腰带的准备。只要熬过了接下来几个月,新天地的前途必将一片光明!”

陈茜看着他挥手震臂,那副朝气蓬发的样子,眼中不由露出一丝痴迷。

这样的杨小冬,不正是她迷恋的原因吗?

一时的困难算什么!

正如杨小冬所言,一旦并购了绿地,完成六省开拓的大布局,超市和地产并驾齐驱,再加上商城和物流发力,新天地前景必然是一片光明的。

现在,新天地也许困难重重,可新天地还有杨小冬,还有自己,总有一天,她会让所有人知道,哪怕不依靠任何人,新天地也能走的很远很远!

到时候,谁还敢说,杨小冬靠的只是运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