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哪个班的?瞎溜达啥呢,怎么还不去上课。”
“老师你好,我是别的学校学生,想见一下张梁校长。”
林凡昨晚在手机上查到南江中学分管教学是张梁副校长,他的级别应该可以决定能否转校成功。
“见张校长?哪个学校的?”
“我是桐城一中的,想咨询些转校的事情。”
“转校?你家长呢?”
“我爸本来是一起来的,临时单位有急事,被叫回去了。”林凡平静道:“他说校长日理万机,让我先过来了,守着了问一问。”
“校长办公室在综合楼,你跑操场做什么?”
“来得早了,问了校长还没到,贵校环境好,就走到这了。”
魏主任打量着林凡,他做为教导主任,平时的学生见到他都躲避三分,眼前的少年却没有一丝胆怯,回答游刃有余,让他感到些许惊讶。
“走,我带你去!”
他倒是想看看,眼前的学生要做些什么?
林凡跟在一脸严肃的老师身后,双手插兜,昂首挺胸。
这要放以前在校园里被抓包,林凡头都不敢抬,话也是不出口,可现在不一样了,按岁数,你还得叫我哥。
不一会,魏主任带着林凡来到了综合楼2层,一个写着张梁副校长的办公室前。
他微微躬身,轻轻地敲了敲门细语道:“张校长,在吗?”
“进。”
林凡和魏主任进了张校长办公室,办公室不大,布置简陋,左右各放置着两把长椅,一个红色大办公桌上密密麻麻放着许多文件,窗口一侧立着一个书柜,可以看到***选集陈列其中,张校长坐在办公桌前,正查阅文件,手中的钢笔偶尔写写画画。
“张校长,这个学生说有事找您,我就把他带过来了。”
“这位同学什么事啊?”张校长低头看着文件。
“张校长好,我是桐城一中的学生林凡。”林凡清了清嗓子,“我的目标是考华清大学,想转校到你们学校,贵校的师资和我的学习能力我认为一定可以考得上。”
与其弯弯绕绕,不如直截了当说了自己目的,林凡话语沉静,侃侃而谈,对眼前的主任和校长并没有一丝的胆怵。
“哦?志气不小啊,平时考多少分呐?”
张校长将手中的刚笔盖上笔盖,抬起头饶有兴致的看了看林凡。
“高二期末500分,距离华清大学差100来分吧。”
林凡并没有虚报成绩,一是桐城一中成绩很容易能查到,二是就综合成绩来看,不论高低高三都很难转校,低了新学校不收,高了原学校不会放。
张校长笑呵呵道:“你这个成绩,普普通通,在你们桐城一中能算上个中等,可在我们这里,就不好看喽。”
魏主任听罢,本以为来了个凤凰,原来是个草鸡,皱眉一脸嫌弃。
“我们这里500分都排到400名以后了,不是最差,可好不到哪去?”
南江一中,高三也就500多人。
魏主任转身就要推着林凡往外走。
“这成绩根本来不了这儿,更别想着华清大学了。”
林凡无视魏主任,淡淡说道:“张校长,我数学成绩不错,每次都稳定在145以上,其他成绩我很快也会追上来,何况还有一年的时间。”
魏主任发出一声轻笑,“同学,我们学校数学好的学生一大堆,别说145了满分都好几个。”
他手指着不知天高地厚的林凡,蔑视继续说:“每年我们都有二三十个学生靠近华清大学,这些学生,哪个不是从高一甚至初中就开始展露头角?他们的天赋、学识、接受的教育,和你完全是不同的层次,别说一年,给你三年都不一定能追上。”
张校长学生工作经验丰富,担心魏主任的话过重打击到眼前的学生,宽慰道:“不过小伙子,你很勇敢,继续努力,一年的时间还是能提高不少成绩的。学习不在乎哪里学,只要努力都会有好结果。”
说罢拿起了钢笔,翻开桌上的文件,准备结束这场谈话。
林凡脸上没有一丝的失落和慌乱。
“我知道以我现在的成绩入不了贵校的眼睛,可我以南江一中的名义,参加‘启航杯’拿第一呢?”
张校长放下手中的钢笔,听到“启航杯”来了兴趣。
“哦?你之前参加过奥赛?”
“没有,但我自己对数学很有研究,来之前我给贵校邮箱发了做的竞赛题,校长你现在就可以查阅。”
张校长半信半疑打开学校邮箱,思索了片刻,“魏主任,你去把王建国老师叫来。”
王建国在南江一中任职了20多年,一直担任数学教研组组长,每年都带领有天赋的学生参加竞赛,可竞赛不比考试,还是需那些天赋极高的学生,往年竞赛成绩一直不理想。
不一会,一个年近六十,头发稀疏,眼戴老式眼镜,还有点驼背的老教师来到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你找我?”
“来来来,王老师,帮忙看看这几个题答得如何?”
王老师拿了个椅子,坐在校长旁目不转盯看着电脑,不时点点头,又拿了支笔在纸上来回计算。
5分钟过后。
“怎么样?王老师。”
王老师回过神,不停点头赞叹:“大概看了一下,确实不简单。”
“这第一道数论题用到了费马平方和定理和无穷递降法;第二道组合应用题用到了基本的抽屉原理和极限的思维;第三道几何题引辅助线利用共边燕尾定理,虽然计算量大不是最优解法但逻辑严密,不易出错,能看的出解题的人数学基础扎实。”
张校长眼里发光,兴奋道:“这么说,做题的学生是个可造之材?”
“可造之材?如果是学生,可真是个宝贝啊,这些定理、求解方法不经过大量特殊练习是学不会的,而且这道组合题的极限思路,那是大学里的课程。”
张校长站了起来,满意地拍了拍林凡的肩膀。
“好好好,王老师,给你介绍一下,我说的学生就是这位。”
王老师望着林凡,不敢相信眼前穿着阳光,帅气的少年就是解题的学生。
他的固有印象,能做出这样解法的学生,大概是贫寒、老实的孩子。
数学这门课程,学到奥数这个程度太过辛苦了。
王老师惊讶问道:“解题用到的高等数学理论,涉及很多大学的数学知识,平时自学的吗?”
“有时学习压力大了,就看看大学的教材,当消遣嘛。”
“看书当消遣?”王老师笑了笑。
如果眼前的孩子说话不假,真就是天赋了。
“比较喜欢数学,读数学书就不会想其他烦心的事。”林凡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