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众公卿大族赶走了庆封之后,辅佐齐景公逐渐拨乱反正。当年齐卿崔杼拥立太子光即位之后,曾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大举肃清公子牙(被齐灵公立为太子,废了太子光)的党羽,齐国公室众公子纷纷出逃。公子锄奔鲁,叔孙还在燕,公子买在句渎(gōu dòu)之丘(曹国谷丘城)。庆封逃亡以后,齐景公召回了众公子,发还了各公子的封邑,又送给了他们大量器用物资。
齐景公还将邶殿附近的六十座田邑赏赐给上大夫晏婴,以表彰他不参与庆氏谋害子雅、子尾,并且帮助谋划剪除庆氏的功劳。晏子说这都是臣应尽职责,不敢接受奖赏。子尾(公孙虿)对他说:“人人都想要财富,为什么独独上大夫您不要呢?”晏子答道:“庆氏的城邑够多吧,结果他逃亡了。我的城邑确实不多,加上邶殿的六十邑就太多了。城邑太多,离逃亡就不远了。逃亡在外,连一座城邑都没有。我辞受邶殿田邑,不是厌恶财富,是害怕失去财富啊!私利过多就会衰败,我不敢贪多。”
齐景公又赏了同样不参与攻打子雅和子尾的大夫北郭佐城邑六十座,北郭佐领受了。赏给子雅的田邑,子雅辞去了大部分,只领受了一小部分。赏给子尾的田邑,子尾领受之后又全部奉还。景公因此十分宠信子尾,认为他特别忠诚。
庆封逃亡后,他的亲信卢蒲嫳则被放逐到了齐国北部边境。
齐国各族还要求掘开崔杼的坟墓,准备陈尸示众,但是一直没找到崔杼的墓地。叔孙豹听说后评价道:“崔杼墓地一定能找到。当年周武王有十位治世能臣,方能安葬。崔杼能有吗?没有十位能臣,就得不到安葬,必可得其尸身。”果然,没过多久,有崔氏的家臣来到官府,请求赏给他崔氏的家传大玉璧,他就献出藏有崔杼尸身的棺材。原来在崔杼自缢而亡后,家臣偷偷收敛了他并把他的棺材藏了起来。
崔杼弑杀齐后庄公后,没有将其安葬在齐国公室墓地,而是草草地将齐后庄公葬在了临淄城北的士孙之里。齐景公是齐后庄公的庶弟,他决定将兄长的灵柩迁至齐国公室墓地。十二月初一,齐国迁葬后庄公,停柩于宫中正寝。崔杼的尸身则被暴尸街头,供国人唾骂。
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四月举行了楚康王的葬礼,鲁襄公五月回到曲阜。六月初五,卫献公也去世了。鲁国派出公卿大夫前往卫国吊唁,然后又带上赗赙丧葬用品和财币去周王室参加了周灵王的葬礼。
郑国执政上卿子展有事无法前去周王室会葬,就想派郑卿印段前往。骄横跋扈的郑卿良霄(伯有)说:“他太年轻,不行。”子展坚持派印段去,他说:“年轻总比没有郑卿前去要好吧?《诗》云:‘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王事琐碎细致,不得空闲安居。)郑国坚定事奉晋、楚,捍卫王室,王室没有缺失,哪有什么常例?”于是郑卿印段代表郑国赶赴了京师洛邑。
周天子的丧事刚刚办完,吴国又出事了。吴王余祭(戴吴)曾率军讨伐相邻的越国,抓获了大量的战俘。回到吴国后,吴王命对越国战俘施用刖刑(砍足),然后让他们做守护大门和舟船的阍人。战俘们心生怨恨,伺机报复,在一次吴王戴吴观舟的时候,阍人用刀刺杀了他。余祭的弟弟夷未继任吴王,此时屈巫臣留在吴国的儿子屈狐庸已经担任了相国。吴王夷未即位之后注重与中原诸侯通好,派出自己的弟弟季札遍访诸侯。两年之后,吴王还派屈狐庸访问了晋国,拜见了晋侯和正卿赵文子,延续与中原诸侯的盟好。
郑卿子展(公孙舍之)也在这年去世了,他的儿子罕虎(字子皮)接替他担任了郑国执政。鲁国负责占卜的大夫梓慎预言这年郑国、宋国有大的饥荒还真说对了,麦收时节还没到,郑国的粮食匮乏,百姓非常困苦。子皮遵照父亲子展的遗命,将郑国仓库中的粮食发放给百姓,每户一钟,因此大受百姓拥戴。正如三年前子展陪同郑简公到访晋国时,太傅羊舍肸的评价,罕氏家族在郑国一直昌盛如初,终春秋之世,稳居郑卿之首、当国执政上卿之位,主要是一心为君为民,深受民众拥戴。
宋国此时也在面临饥荒。宋国司城子罕(乐喜)说:“官府近于善,是百姓的期望。”于是向宋平公请求,拿出公室、官府的粮食借给百姓,让公卿大夫们也都借粮给百姓。司城乐氏借给民众粮食不要借条,还替自己粮食不足的大夫借粮给民众,宋国因此平稳渡过了粮荒。
大饥之年,民众都吃不饱饭,诸侯之间更不可能出现征战了。晋国太傅叔向(羊舍肸)在朝廷之上听说了郑国和宋国的事,他说:”郑国罕氏、宋国乐氏,都是能够昌盛长久的家族,而且两个家族都会掌握国政,因为他们能得到百姓的拥戴。施舍而不标榜自己的德行,乐氏更是高出一层,乐氏家族将会随着宋国的国运而升降!”
晋平公的母亲晋悼夫人来自杞国公室,本年杞国迁都到淳于城,禀告了晋侯和晋悼夫人。在母亲的要求下,晋平公派出大夫赴各诸侯国,要求各国协助杞国修筑都城。六月份,晋卿荀盈在杞国会合了鲁卿孟孝伯、齐卿高止、宋卿华定、卫卿世叔仪、郑卿游吉和公孙段,还有曹、莒、滕、薛、小邾等国的代表,一同帮助杞国筑城。
郑卿游吉见到卫卿世叔仪,二人施礼寒暄,世叔仪忍不住对游吉说:“诸侯为杞国筑城?就因为晋侯的母亲来自杞国公室吗?这也太过分了吧!”世叔仪说:“那怎么办呢?晋国不担心周室衰微,反而保护夏朝的残余!(杞国为夏朝后裔。)可见晋国早晚要抛弃同样出自周室的姬姓诸侯国的。抛弃姬姓诸侯,那谁又会追随晋国呢?吉(游吉)听说‘抛弃同姓而接近异姓,叫做离德。’晋国不把同姓近亲当亲人,谁又愿意和它来往呢?”
晋平公命诸侯帮助杞国筑城这件事做得确实过分了,为了博得母亲的欢心,搞得诸侯离心离德。尤其是在中原大灾之年,郑国、宋国饥荒正甚,还要出动人力劳役为杞国修筑都城,各诸侯怨恨不已。晋平公还派司马叔侯(名女齐)前往鲁国,要求鲁国归还以前得到的杞国土田,鲁襄公和各位公卿非常抵触,可又不敢违逆晋国的命令,只好归还给了杞国一部分,没有全部归还给杞国。杞国将此事禀告了晋悼夫人,晋悼夫人大怒,对晋平公说:“司马女齐收取鲁国贿赂,先君若地下有知,定不会护佑他!”晋平公劝母亲息怒,然后又召来司马女齐,问他为何允许鲁国只归还部分杞国土田?莫不是收取了鲁国财货贿赂?
司马叔侯向神灵发誓自己没有收取鲁国贿赂,他对晋平公说:“杞国是夏朝后裔,接近东夷;鲁国是周公的后代,与晋国和睦。把杞国封给鲁国都可以,还顾得上什么杞国?鲁国对于晋国,贡品不断,珍玩按时送到,公卿大夫一个接一个前来朝见,史官没有中断过记载,晋国国库没有一个月不接受来自鲁国的贡品。这对于晋国来说不好吗?为什么要削弱鲁国而增强杞国呢?如果先君有知,就宁可让夫人自己去办此事,哪里用得着老臣呢?”
一席话,噎得晋平公哑口无言。
晋侯于是派出晋卿士鞅(范献子)到访了鲁国,拜谢鲁国帮助杞国筑城,还归还了杞国部分土田。鲁襄公设享礼款待了范献子,宴席之上,频频劝酒,还赠送了礼帛,鲁大夫展庄叔手捧酬币为范献子献礼。席间还进行了射礼,诸侯国君与卿大夫行射礼时,需要三对人先射,每对先射四箭,然后主人与宾客再射箭。这三对先射箭之人须为熟悉礼仪又善用弓矢之人,鲁国公室凑不足三组人(六人),公卿大夫之家才能之士甚多,只好向卿大夫借用家臣凑数。鲁国公室的衰微可见一斑。
杞文公也特意来到曲阜访问盟好,专门前来拜谢鲁国的大力支持,鲁国君臣其实不怎么待见这位依靠晋悼夫人的杞国国君,没给他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