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qgcc.com

其实现在的黄老之学,已经在这么多年的研究中发现。

每过二三百年,中原大地便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地狱场景一般。

这种周期规律,正好跟王朝的兴衰吻合。

饥荒引起的动荡,将引起一次次政治洗牌。

这原就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如果这时,股市也出现一个跟土地一样的规律劫难,大周一定会非常麻烦。

在交流了一阵学术看法后,走进属于陶海彦办公的包厢内。

二人分别坐下。

宋子玉突然询问陶海彦:“你来京都做生意,可遇到你认为值得投靠之人了?”

陶海彦闻言,眯起眼睛,看着宋子玉。

他思索了一会儿,说道:“遇是遇到了。”

“但是……”

陶海彦的表情略显迟疑。

“但是什么?”宋子玉好奇。

因为宋子玉已经知道了李天的改革计划。

他知道这种非常损害儒家士子利益的改革,一定会引起朝廷动荡。

所以,如果陶海彦真的想蹚这趟浑水,他必须高度谨慎。

不然,他一定会被接下来的权力给倾轧卷入。

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其实宋子玉很希望把陶海彦介绍给李天的——他并不知道陶海彦和他一样,已经投靠李天了。

可是,考虑到李天改革的重要性,他只好保密。

他能做的,只能是尽量试探陶海彦的态度后,在不泄露李天计划的情况下保密。

而另一边的陶海彦,也自觉不能把李天的改革计划告诉宋子玉。

此事太危险了。

一旦卷了进去,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他们两个乃同门师兄弟,其实陶海彦并不想宋子玉趟这浑水。

所以,陶海彦说道:“只是近来朝堂动荡,局势非常复杂。”

“我也因为一些原因,没法告诉你我究竟投靠了谁。”

宋子玉闻言了然。

的确。

不光李天。

现在的每个派系,都在盘算着对别的派系的阴谋。

保密,是必须做到的事情。

即便他们师出同门,也不可随便透露。

这个世上,有些事知道的越少,就越安全!

因为已经投靠了李天,所以宋子玉分外清楚这个道理。

不过虽然二人没法在这个上面过多交流。

但宋子玉还是提醒陶海彦:“你要多注意安全,随时准备好抽离政坛。”

“不然,你很有可能变成权力倾轧的牺牲品。”

陶海彦闻言,心想,自己都投靠了李天。

若是投靠别的人,他也许还能想办法抽身。

可对方是皇帝啊!

以这位圣上的“威名”,自己要是真抽身离开,皇帝会放过他?

皇帝会相信这个离开他的人,会为他保守如此重要的秘密吗?

陶海彦相信李天的威权。

但他明白,他不能相信李天的仁慈。

一登九五,六亲情绝。

为了权力,一个帝王可以杀害自己的手足兄弟。

谁也不确定,他们是否会为了自己的别的目的,为了降低实现目的的风险,除掉可能威胁自己的人。

可朝廷的事太过复杂了。

陶海彦不想让宋子玉了解太多。

所以,他只好敷衍道:“这点我明白,我会注意的。”

“我已经随时准备好,抽离政坛了。”

宋子玉闻言,满意的点点头。

同时,他还留了一个心眼。

如果陶海彦这边发生什么问题。

他会毫不犹豫的出手相救。

经过几天的筹备以后。

兵部跟远征军合作的印地农场计划,终于开始运营了起来。

远征军、兵部和户部的相关人员,在得到来自申纪元的九百万两银子后。

花了整整两天两夜的时间。

才把那些银两装上货船。

为了确保这些银子可以安全抵达印地。

大周海军还派遣了整整二十艘刚刚下水的战舰沿途护航。

庞大的舰队队伍,彰显着大周的威严。

不管是在东海来往的商船,还是在南海流窜的海盗,全部高度关注着这支海军舰队。

不光这样,那些由于朝廷在大周本土对其进行清扫而逃亡到南洋的武林人士,也愈发警惕了。

他们生怕这支部队来到南洋以后,会对他们突然袭击。

目的,就是想把他们这群以武犯禁的游侠铲除干净。

为此,有的人甚至已经盘算着润到土澳去。

当然了。

不管是大周朝廷,还是海军舰队,都不甚在意这群家伙。

毕竟在他们眼里,那群游侠只是些跳梁小丑罢了。

只要朝廷愿意,随时都能清扫。

可南洋和土澳的殖民地属实太凶险了。

在那些地方,人们不光要面对毒辣凶狠的土著。

同时,还得面对那和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气候。

很多前去土澳和南洋的大周殖民者。

都因为水土不服,很快就在殖民地病死了。

若非大周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人地关系已经非常紧张。

即便李天和朝廷通过扩军、工业化、开发海洋资源、开发周围土地等办法。

短时间内,也难以缓解这项矛盾。

还有很多人,在豪绅们的土地兼并下,开始走投无路。

所以给大周的殖民地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恐怕大周还不够人手来开发殖民地呢!

不过即使大周有很多人口,需要用对外殖民来缓解。

但比起普通人,那群武林游侠在殖民地的生存能力的确要强出许多。

因此,为了提升殖民效率。

大周官方并没有对这些武林游侠赶尽杀绝。

只要这些武林游侠没有靠武力,对前去殖民地的大周殖民者进行压迫。

朝廷对他们在殖民地的行为,基本上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总之。

随着前去印地商量收购土地事宜的官员和商人离开港口。

长乐街的股市上,早已迫不及待的钱洪泽,立马命人把印地农场的公司股票上市了。

对于这支股票,大家的态度不一。

有的股民已经对股市、对朝廷失去了信心。

他们偏激的觉得,这只是和以前的股票类似,全是一场骗局罢了。

目的,就是想为朝廷收拢资金。

他们宁肯继续排着长队,在九大掌柜那里等待,把股票换成现银。

也不想换成其他的股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