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协议的正式解除劳动合同的日子。上午一早,公司薪酬的同事发来了工资结算单让我核对,员工关系的同事也发消息问我解除合同证明如何给到我,所谓的假期也休完了,突然一下子感觉真的要进入了一个失业空窗的阶段,压力陡然比前一段时间紧张了一些。这一段时间投的简历基本还是石沉大海,差不多两周的时间也把目前看到的合适机会广撒网都投了一遍吧,有两三家机会觉得还可以,也得继续等待是否有回音,少数一些公司直接拒绝的算比较明确,更多的还是一些可能大众面没咋听说过的公司,特别是AI火了之后国内一些细分赛道的先行者公司被带出圈、名声鹊起,投过之后一直没有查看也没有回复,这种状态是最让人觉得无奈。经验多了也慢慢总结,周一不是一个求职的友好时间点,一般大部分公司周一要开例会布置工作,差不多招聘HR也没有精力来跟你互动,后来发现周五也有必要从求职友好名单中划掉,按照“近似到点下班”的心态周五也基本不会有招聘信息的反馈。于是,我把应聘的主要时段放在了周二到周四,对周一和周五基本就抱着“是这样的”“没消息是正常的”的心态了。
中午差不多到点回去吃饭。煲仔饭算是在我的菜单里“扎根”确定下来了,经过这段时间的试验,基本上对每种配料的比例、水量都掌握了,就是土豆和胡萝卜削皮切丁有点费事,出租房里没有正式的厨房家伙事儿,就在一方灶台上用水果刀勉强操作。我还发现一个好处:煲仔饭可以打通关管饱一日三餐,中午都不需要加热,特别是往后夏天了,只需要晚上加热一下,省事儿省时间也省钱。说到钱,真的是有必要计算一下,自己虽然一直比较节俭,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这只出不进的日子还不知道会持续多久,可不得要更加精打细算了。记得还是上任交往对象帮我算了一笔,当时是因为她对我的消费习惯有点不理解(太抠,说以后可能只能用“大宝”——也是半开玩笑),结果帮我算了一下在上上家公司时期的每月账目流水,不算不知道,一算发现我基本上每月花销都控制在工资收入的20%以内——当时有住房公积金可以覆盖自己大部分的房贷的情况下。
第一家公司是校招进去的,待了十一年,也是在这个期间自己买了一个“老破小”,时间点还算合适,从此房贷傍身,但房价也从2021年高点狠狠跌落,之前住公司宿舍离得比较远,而且想着一个人住也有点浪费,就找了一家房屋管家平台委托出租,去年6月到期对方说市场行情不好续租要降租金,自己没同意就终止空置了这么长时间,中间也通过各种渠道想自己去找找靠谱的租客,比如物业大堂大姐、楼下的小中介、网上的各种房屋租赁小程序公众号等等,还是收效甚微,结果就这么空了半年多。到眼下是要赶紧解决了,不然没有进项现金流只能吃老本肯定不行。前几天我又想起重新联系之前的那家房屋管家平台问问最新行情,说有新产品可以过去聊聊,约了今天下午到对方新办公场地。午饭后就直接坐地铁赶过去了,新办公场地刚好是今天开张,还比较热闹喜庆,联系了对接管家听对方介绍,对比上一次合作,这一次需要业主自己先出几万块钱由对方定制装修,提高出租品质提升租金水平,租金倒是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涨一千块左右,但除了个人要先支付几万块装修费外,还需要扣除每年的管理费和他们公司的固定利润,相当于这次是对方彻底纯当甩手掌柜。姑且不说这种新的模式是否公平,单说这装修费就让我很犹豫,也网上查了下装修工程应该折旧计算,至少对方也要承担一部分,相互提出磋商之后还是无法达成一致,虽然自己内心是着急出租出去的,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想着这房子无论如何还是要尽快出手租出去,之前网上的各种房屋租赁小程序公众号没有任何消息,倒是物业大堂大姐和楼下的小中介不断联系带人看房,但是不是因为人家没看上,就是要添家具、粉刷啥的觉得太麻烦以后可能还会有连续剧,个别家里老人高寿或者孩子太闹或者孕妇觉得不好租,主要还是租金谈不拢,高不成低不就于是到了今天这副田地,晚上回来继续翻看网上的信息,突然想起来之前看房屋买卖的另一个平台印象也还不错,只是不知道有没有租房的业务,尝试着在线联系了一下,立马反应对方就联系我了,看样子大家都在兼顾买卖和租赁的业务,一来二去基本确定算上空置期平均下来大概每月租金跟自己的心理预期差不多,价格上对方说要明天跟领导和公司请示一下帮忙争取高一点,或者多给一点首次免费寻租时间,听上去觉得比较靠谱就先答应,心里一块大石头算是落地稍微安稳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