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综:你二世祖,比你爹富什么鬼 第17章 名震港报

作者:风筝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1 23:10:49
最新网址:www.bqgcc.com

敲定协议后,针对股权置换流程存在的诸多限制,双方继续展开讨论。

由于上市公司必须严格遵循监管条例,何风云需要先将码头资产注入何氏新成立的港务企业,再通过企业间交易完成股权转移手续。虽然有些麻烦,但相比协议本身都是细枝末节。

再之后,何船王已无实际参与环节,正欲邀请李黄瓜共进午餐,对方却以筹措资金为由匆匆告辞。

此前在二级市场扫货,几乎已经耗尽现金流,后面的尾款支付压力令这位商界老手也倍感棘手。

待会客厅只剩父子二人,何风云将文件推向茶几。

“九龙仓与和黄的控股权,还是由您持有更稳妥。”

他目前掌握着九龙仓大部分的流通股,即便父亲接收了置地公司转让的股权,总量仍略逊一筹。

“这些是你亲手打下的江山。自然都是你的,你阿爹我可不会占你便宜。”

何船王早已规划好家族财富分配方案,三个女儿未来肯定都得分走一份财产。现在让何风云名正言顺持有核心资产,既能避免日后纠纷,又能巩固其在商界的地位。

“那行吧!”

何风云会意点头,将协议收回公文包。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毯上投下细密光栅,远处维港传来悠长的货轮汽笛声。

这场震动港岛商界的交易,最终正式落槌。

七天后,镁光灯闪烁的记者会上,何风云与交易方握手合影的画面登上各大媒体头条。

港岛商界如同投入深水炸弹,激起千层浪。

“简直是自断根基!”

“现金流才是企业命脉!”

舆论两极分化的声浪中,财经专栏作家们各执一词。

码头产业作为和记黄埔的现金奶牛,每年稳定产出数亿利润,这笔交易在不少人眼中无异于杀鸡取卵。

《商界奇才还是莽撞新人?深度解析和记黄埔战略调整》

《短视决策恐成百年企业转折点》

《十五亿现金入账,是拆骨疗伤还是凤凰涅槃?》

当多数媒体聚焦交易本身时,《港岛日报》突然甩出王炸。

头版通栏标题《百亿帝国继承人诞生!二十岁青年改写富豪榜格局》犹如平地惊雷,当日加印三次仍被抢购一空。

这份报道另辟蹊径,将计算器对准何风云名下资产:九龙仓股权总市值28.5亿,和记黄埔总股份估值21.7亿,仅上市公司持股市值已突破五十亿大关。

更绝的是笔者将何氏家族资产打包计算,何船王去年身家突破十亿美元,何风云作为独子,至少继承五十亿遗产。

【二十岁青年手握百亿帝国!】

生搬硬凑的结论估计连日后UC震惊部的撰稿人都要震惊,然而这个充满想象空间的标题,还是瞬间点燃全城热议。

茶餐厅里端着丝袜奶茶的市民都在议论,这位豪门新贵何时会超越四大家族。

港岛真正拥有百亿量级财富的,唯有早年依附英资财团的四大世家。不过这些资产都属家族共有,分摊到个人名下便所剩无几。

因此年仅二十出头的何风云手握百亿资产的消息,引发的震动堪称空前绝后。

短短七日,这位新晋富豪的名号已传遍港九街头巷尾。报摊上随处可见印着他照片的杂志封面,市井百姓将他视作华人商界的骄傲。

此刻他不再只是豪门继承人,而是实打实的资本巨鳄。

八卦周刊更是闻风而动,最新一期的《星岛秘闻》赫然印着耸动标题:

【盘点十大绝色女星,谁有资格入主何氏豪门?】

内页用整整八版篇幅分析当红女星,从赵雅之的古典气质到汪明荃的知性风韵,从狄波拉的混血轮廓到余安安的娇俏可人,连刚出道的黄杏秀都被列入候选名单。

这般荒诞的豪门选妃专题,竟创下当月销量新高。

就在全城热议之际,太平山脚的陆羽茶室里,何风云正悠然打量着对面的斧头龙。

青瓷茶盏腾起袅袅热气,他嘴角噙着玩味的笑意。

五虎之首果然有些手段,居然真的在澳岛插旗了!

何风云派斧头龙去澳岛立旗已有三日,这些天他忙着签约事宜,直到此刻才得空跟对方见面。

“做得漂亮,确实出乎我意料。”

何风云边说边将茶盏推至对方面前,青瓷杯底与红木桌面相触发出轻响。

斧头龙盯着那双骨节分明的手在茶具间游走,烫杯温壶的动作娴熟流畅,不由有些折服。

这种考究的饮茶手法,与他在油麻地大排档见过的牛饮截然不同。他持斧砍人在行,这些豪门礼仪终归是一窍不通。

何风云没料到,日后风靡的功夫茶礼仪此刻竟让这江湖汉子生出敬畏。说到底,这年头港岛能静心品茗的,终究是少数锦衣玉食之辈。

“说说看,怎么拿下的?”

壶嘴腾起袅袅白雾,何风云抬了抬下巴。

斧头龙双手捧过茶盏:“多亏和记在澳岛有支脉。早年从和胜和分出去的和安乐,道上叫他们水房——”

“水房?”

这称呼倒让何风云想起前世八卦,那个被戏称“沪上皇”的秦焚,背后靠山似乎就是澳岛水房赖。原来渊源在此。

“何少觉得不妥?”

见青年沉吟,斧头龙握杯的手紧了紧。

“无妨,接着说。”

何风云屈指弹开飘到眼前的茶烟。

斧头龙颌首接茬:“水房虽然已经自立门户,到底还念着和胜和香火情分。”

“我搭上濠江水房话事人,联手铲平两个敌对堂口,顺势占下整条街面。”

“干得漂亮。”

何风云拎出个铁皮箱。

“这三十万不是还你,拿去注册安保公司。和黄旗下便利店即将铺满港岛,安保业务外包给你们。”

他将箱子推了过去:“每月派会计到和黄总部结账,记住,我容不得便利店出半点乱子。”

斧头龙喉结滚动。

何风云呷了口茶,话锋陡转:“等你坐上和胜和龙头椅,我要整个和记都改姓何。最后送你句话——”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谢云少栽培!”

斧头龙恭敬一鞠。

何风云起身时,候在门外的少女雷夏青已抖开风衣伺候。

经过七日特训,四名近卫都已堪称老司机。此刻他们如影随形,簇拥着何风云步入电梯。

何风云踏出茶室后径直赶往和黄总部大楼。外界舆论尚未平息,但公司账面上已实实在在地多出十五亿入账。

这笔资金并未如外界猜测般投入地产业务,何风云将首批款项划拨给了新成立的24小时便利店项目组。

在他看来,港岛楼市真正爆发尚需时日,市民储蓄率还未达到临界点,经济回暖仍需时日,便利店战略背后藏着更宏大的商业版图。

何风云要借这些街角店铺编织覆盖全港的物流网络,类似后世京东以区域仓储辐射周边门店的模式。

届时,依托和黄旗下百货商超作为中枢,数千家便利店将构成毛细血管般的终端体系。

此刻港岛零售战场硝烟弥漫,英资日资与本土企业厮杀正酣。

但在电商时代来临前,实体商超仍是现金流最充沛的行业,正如后来制霸全球的沃尔玛。

同时,罗萨也正雷厉风行地推进着计划。

“我已经找人按您吩咐做出设计,您过目一下,看看是哪种更合适。”

他把三套户型设计图摊在橡木会议桌上,何风云的目光立刻锁定其中之一:暖色调灯光搭配现代极简布局,正是他记忆中未来便利店的标准模板。

“所有门面统一装修风格,年底前我要在港岛插满五百面旗!”

“五百家店?现在根本招不到足够的人手!“罗萨的钢笔尖在记事本上戳出凹痕。

何风云却是一笑:“人手要多少有多少。你只管培训营业员,施工队我来调度。”

“趁着地产寒冬,所有店面直接买断产权!”

罗萨摸着下巴估算。眼下平民区的商铺年租不过十几万,五百间总成本不超过一亿,对正在扩张的和黄集团确实不算负担。

黑色奔驰驶出地下车库时,何风云按下大哥大重拨键。听筒里传来斧头龙带着烟嗓的声音:“何少?”

“让弟兄们动起来吧。”何风云望着车窗外掠过的茶餐厅招牌。

要论谁最熟悉市井,莫过于那些走街串巷的古惑仔了。

商铺的事派给斧头龙,现在,何风云还有一件要事得办——

拜访赌王叶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