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在应对回纥的问题上暂时取得了一定的缓冲,但他深知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与回纥通商的事宜虽在商讨之中,但双方利益诉求差异较大,谈判进展缓慢。而北方边境,王猛时刻警惕着回纥的一举一动,不敢有丝毫懈怠。
与此同时,李玄敏锐地察觉到朝堂内部又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部分大臣在对待回纥问题以及通商事宜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以宰相李林为首的一派,主张对回纥采取强硬态度,认为通商只会助长回纥的野心,大唐应以武力威慑为主;而以户部尚书张明为首的一派,则坚持通商为上,认为通过经济手段可以安抚回纥,避免战争带来的损耗。两派在朝堂上争论不休,使得决策难以推进。
“诸位爱卿,此时争论无益。我们需权衡利弊,做出对大唐最有利的决策。”李玄试图平息争论,然而两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在民间,对于回纥的侵扰以及可能的通商,百姓们也议论纷纷。一些边境百姓对回纥的侵扰深恶痛绝,坚决反对通商,担心这会让回纥更加肆无忌惮;而一些商人则看到了通商带来的商机,支持与回纥开展贸易往来。一时间,民间舆论沸沸扬扬,人心浮动。
李玄意识到,回纥问题不仅关乎边境安全,更影响到朝堂稳定与民间民心。他决定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真实想法,同时也希望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李玄乔装打扮成一位商人,带着几名护卫,穿梭于长安的大街小巷。他走进酒馆、茶楼,倾听百姓们的议论。在一家酒馆中,李玄听到一位老者说道:“回纥人太可恶了,抢我们的东西,杀我们的人,怎么能和他们通商呢?”旁边一位年轻的商人则反驳道:“老伯,通商也有好处啊,我们的生意能做得更大,说不定还能让回纥人变得温顺些。”
李玄心中思索着百姓们的话语,深感此事的复杂性。回到皇宫后,他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综合各方意见,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在与回纥通商的同时,加强边境军事防御,并且在通商条款中加入限制回纥军事发展的内容。
“我们既要通过通商稳住回纥,又不能放松警惕。通商的同时,要让回纥明白,大唐的底线不可触碰。”李玄向大臣们阐述着自己的想法,众人听后,虽仍有不同意见,但也觉得这是目前较为可行的办法。
就在李玄努力解决回纥问题时,从西域传来的情报让他大为震惊。月氏势力迅速崛起,正积极筹备东进,目标直指大唐。月氏不仅集结了大量军队,还从周边国家购买了先进的攻城器械,意图一举突破大唐的西域防线。
“月氏此举来势汹汹,我们必须立刻做出应对。”李玄在朝堂上神色凝重地说道。
郭子仪站出来说道:“殿下,月氏新起,士气正盛,且有先进器械。我们可先加固西域的防御工事,集结兵力,坚守要塞。同时,派人联络西域其他小国,共同抵御月氏,孤立月氏的势力。”
李玄点头赞同:“郭将军所言极是。但我们不能仅仅被动防守,还需主动出击,扰乱月氏的部署。”
于是,李玄一面派遣使者前往西域各国,晓以利害,说服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月氏;一面命令驻守西域的将领迅速加固防御工事,囤积粮草,准备迎敌。同时,他秘密挑选了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由擅长奇袭的将领陈飞带领,深入月氏境内,执行破坏和侦察任务。
陈飞带领着特种部队,穿越茫茫沙漠,历经艰辛,终于潜入月氏境内。他们昼伏夜行,避开月氏的巡逻队,成功地找到了月氏的一处重要粮草储备基地。
“兄弟们,我们的任务是烧毁这些粮草,打乱月氏的部署。行动要快,不能惊动太多敌人。”陈飞低声对队员们说道。
趁着夜色,特种部队悄悄地摸进了粮草基地。他们熟练地避开守卫,在粮草堆上浇上了易燃的油脂,然后点燃了火把。瞬间,大火冲天而起,粮草基地陷入一片火海。
“不好,粮草着火了!”月氏的守卫们惊慌失措地大喊起来。
陈飞带领队员们趁机杀出,与月氏的守卫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他们身手敏捷,武艺高强,很快便突破了月氏守卫的防线,向着预定的撤离路线奔去。
月氏首领得知粮草被烧后,暴跳如雷:“大唐竟敢派人来捣乱!传令下去,加快进攻准备,我要让大唐知道我们月氏的厉害!”
而在大唐这边,李玄与西域各国的联合谈判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些西域小国深知月氏的扩张野心对他们也构成威胁,纷纷表示愿意与大唐携手抗敌。
“大唐愿意与各位共抗月氏,保卫我们的家园。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月氏必不能得逞。”李玄的使者在西域各国的联盟会议上慷慨激昂地说道。
然而,就在联盟逐渐形成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故发生了。一直与大唐保持友好关系的楼兰国,突然倒向了月氏。楼兰国地处交通要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楼兰国的背叛,使得大唐与西域各国的联盟出现了裂痕,也让月氏的进攻计划更加顺利。
“楼兰国为何突然背叛?其中必定有诈。”李玄得知消息后,陷入了沉思。他立刻派人调查楼兰国背叛的原因,同时重新调整战略部署,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
李玄心急如焚,深知楼兰国的背叛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让大唐在对抗月氏的局势中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他一边等待调查人员的消息,一边紧急召集大臣们商议应对之策。
“楼兰国此举实在蹊跷,其向来与我大唐交好,怎会突然倒向月氏?”一位大臣满脸疑惑地说道。
“不管原因如何,如今楼兰国背叛已成事实,我们必须尽快想出办法弥补这个漏洞,否则联盟岌岌可危。”李玄神色严峻,目光扫过众人。
这时,一位谋士站出来说道:“殿下,楼兰国或许是受到了月氏的威逼利诱。我们可尝试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揭露月氏的阴谋,让楼兰国明白与月氏结盟的危害;另一方面,给予楼兰国一些切实的好处,晓以利害,劝其回心转意。”
李玄微微点头,觉得此计可行。于是,他立刻安排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厚礼,再次前往楼兰国。使者见到楼兰国王后,先是表明大唐的友好态度,然后说道:“陛下,月氏野心勃勃,其扩张之举意在吞并周边各国。楼兰国若与月氏结盟,不过是引狼入室。月氏一旦得势,楼兰国恐难自保。而大唐与楼兰国多年交好,若楼兰国迷途知返,大唐不仅既往不咎,还将在贸易、军事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楼兰国王听后,面露犹豫之色。他其实也是在月氏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倒戈,心中对月氏并非毫无顾虑。然而,就在他犹豫不决时,月氏的使者也来到了楼兰国。
月氏使者威胁道:“陛下,您已与我们结盟,若此时反悔,月氏大军必将踏平楼兰。与大唐结盟,他们自身都难保,又如何能庇护楼兰?”
楼兰国王陷入了两难境地,面对月氏的威胁和大唐的劝诱,一时不知如何抉择。
与此同时,深入月氏境内执行侦察任务的陈飞,通过巧妙的伪装和周旋,获取了一个惊人的情报。原来,月氏暗中勾结了楼兰国的丞相,许以重金和高官厚禄,让丞相在国内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劝说楼兰国王倒向月氏。并且,月氏承诺在攻下大唐后,将大唐的部分领土割让给楼兰。
陈飞深知此情报的重要性,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将消息送回长安。李玄得知后,眉头紧皱:“果然是月氏在背后搞鬼,必须尽快将此消息告知楼兰国王,戳破月氏的阴谋。”
李玄再次派出使者,带着陈飞传来的证据,火速赶往楼兰国。使者见到楼兰国王后,将月氏与丞相勾结的证据呈上,说道:“陛下,这便是月氏的阴谋。他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根本不会真心与楼兰结盟。楼兰国若继续执迷不悟,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楼兰国王看到证据后,恍然大悟,怒不可遏:“好一个月氏,竟敢如此算计本王!”他当即决定与大唐重新结盟,并表示愿意出兵协助大唐抵御月氏。
李玄得知楼兰国回心转意后,心中大喜。他迅速调整战略,与西域各国重新巩固联盟。在李玄的努力下,大唐与西域各国达成了更为紧密的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了详细的防御和反击计划。
在军事部署上,李玄命令郭子仪率领大军在西域前线集结,依托险要地势,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同时,他还组织工匠对现有的武器装备进行改良,打造出了一批威力更大的弩箭和投石车。
“郭将军,此次月氏来势汹汹,我们务必坚守防线,等待时机反击。”李玄对郭子仪说道。
“殿下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定让月氏有来无回。”郭子仪信心满满地回答。
而在月氏这边,他们以为楼兰国的背叛会让大唐阵脚大乱,于是加快了进攻的步伐。月氏首领亲率大军,向着大唐西域防线进发。
不久,月氏大军抵达了大唐边境。他们看到唐军严阵以待,防御工事坚固,心中不免有些惊讶。但月氏首领自持兵力雄厚,并不将唐军放在眼里。
“大唐军队不过是虚张声势,给我全力进攻!”月氏首领一声令下,月氏大军如潮水般冲向唐军防线。
唐军毫不畏惧,在郭子仪的指挥下,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强大的武器装备,顽强抵抗。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月氏军队虽然勇猛,但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前进受阻,死伤惨重。
“继续进攻,不要退缩!”月氏首领疯狂地咆哮着,不断催促士兵们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