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真人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曹娥投江,龙女复仇

最新网址:m.biiquge.com

吴涛从城隍府当中出来,经过交谈也已知道此次旱灾,确实与那龙女有脱不开的关系。

但究竟原因是什么,恐怕只有龙女或者那一位逃走的老江神才知道。

吴涛走出城隍庙,却没想到万年早有一位故人在等候多时。

“留仙兄!”

若虚和尚对着吴涛双手合十行了一礼。

吴涛颇感意外,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能够见到若虚和尚。

“若虚,你是特地在这里等着我?”

若虚连点头说道:“正是,还请留仙兄随我移步,此处不是叙旧的地方。”

吴涛闻言不疑有他,径直和若虚穿过大街小巷来到了一所寺庙前。

却见这寺庙处于蕺山南麓,两侧并不算得上是幽静,甚至可以说处在闹市当中。

黄墙朱瓦的寺庙并不算大,山门矗立。

不过让吴涛侧目的还是寺庙前面的一方小池,这方池塘漆黑如墨,倒影天际,池水如鉴。

可最让吴涛惊诧的,却还是这池塘当中所散发的一点炁。

池塘旁边树立着一块不大不小的石碑,上面写着:墨池。

“此处是当年王右军故地?”

若虚和尚点头道:“不错,此处正是戒珠寺。”

两人走入寺庙当中,和其他寺庙不同的是,山门之处所供奉的并非是四大天王,而是书圣王右军的像,手中持有一根毛笔,左右各有两个童子,一个抱着白鹅,一个捧着一叠书。

王羲之精通儒释道三家,早年曾经为儒家,后来又习道家,同时又与释教为友,这戒珠寺的前身乃是王右军的家宅,后来被王右军舍给了佛家,这才建成这一所寺庙。

若虚和尚把吴涛给带到了后殿的知客堂。

“若虚大师,既如此也不必再遮遮掩掩的,想必将我带到这里,为的也是绍兴城大旱之事吧。”

若虚和尚点了点头,说道:“留仙,说的不错,正是这一桩事。”

吴涛见他的神色,似乎已知其中内情。

于是便问道:“这件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那龙女……”

若虚和尚叹了口气,随后开口道:“因果报应!”

“汉安三年,绍兴城中有一位曹姓人家,乃是上古时期舜帝的子嗣,在绍兴府当中,以巫祝为业。”

“后来,上虞江江神当时正走蛟之劫难,导致江水暴涨,淹没绍兴城两岸。于是,百姓就请曹老者前往运用巫祝之法降服江神,能够平息水患。”

“不料曹姓老者乘坐小舟前往上虞江,运用巫祝之法与江神缠斗许久,最后还是功亏一篑,死于上虞江江神之手,连尸体也落入江底。”

“饶是如此,江神同样也被草老者用巫祝之法所伤,使得他化龙之时留有缺陷,于是便发动上虞江洪水,逼迫当地百姓将曹娥丢入上虞江中,平息他的愤火。”

吴涛听到这里,皱了皱眉头道:“上虞江江神此举着实不妥,难不成当时就无人管他吗?”

“当时,正值王朝末年,各路大神自顾不暇,况且此地又有五斗米孙贼率领妖党,自然没人顾及此处。”

若虚叹道:“最后曹娥被百姓投入江水当中,发下三大誓言,第一誓言,便是要当地百姓断子绝孙!第二誓言,便是要此地日后大旱成灾!第三誓言,便是要上虞江彻底消失!”

吴涛听到这三个誓言,结合当下绍兴府的情况,似乎正在应验。

“难不成那龙女与曹娥有什么关系?”

若虚说道:“我曾前往天台山求师尊赐教,得知那龙女系曹娥,却因当年得了一场造化,化作龙女,如今正是为了断当年之因果,这才兴师动众。”

吴涛在得知事情的因果之后,也没想到背后竟然有这么大的渊源。

龙女既痛恨上虞江神滥用神职,同时也恨当时百姓冷血无情,所以才会酿成如此惨祸,最后也就是丧父之悲。

若是心结无法打开,只怕这绍兴府旱灾之事就难以解决。

吴涛一时间也犯起了难,这三桩事情当中,最要紧的还是曹娥丧父之痛。

他第一想法便是想要知道那曹娥之父,是否还留有一道魂魄转世投胎,只要有此机会,或许便能解决此事。

只不过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哪怕曹父真的留下一抹残魂,能够投胎转世,最怕寻找起来也异常困难。

吴涛对若虚说道:“事到如今也别无他法,不能让整个绍兴府的百姓都为之陪葬!”

若虚点头道:“说的对。”

吴涛道:“我去城隍庙当中查找这些年的案子,看看能不能找到曹父的下落。”

“小僧前往江边为龙女说法,望他能够了断因果苦难,莫要因为当初只是牵扯,如今绍兴百姓。”

吴涛闻言,心中却暗道:只怕是白费口舌,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那龙女又岂能够轻易说动?

不过,他并没有打击若虚的消极性。

……

次日,吴涛再次拜访了城隍,与他讲明白事情经过,希望能够从他那里得到曹父的消息。

城隍听到事情经过后,也是皱眉说道:“没想到竟是因为这桩因果,前人作孽,倒是连累了如今的后人。”

“不知案宗当中可有曹父的下落?”

城隍闻言叹道:“我看玄!事情已经经过这么多年,当时我还没有上任此地城隍,也不知其中缘故,案卷又十分拢杂,而且还牵扯鬼神之事,只怕更难找到下落。”

话锋一转,城隍又说道:“不过既然知道问题根源,也比稀里糊涂的好。我这就让文判官带吴先生前去调查当年的卷宗,或许能够找到一些有用的消息。”

吴涛抱拳感谢。

绍兴府的文判官将吴涛给带到了后面卷宗陈列之处,只见此处无数的卷宗积累到了一起,放在书架之上,一眼看过去密密麻麻。

文判官指了指其中一个书架,说道:“这便是汉安三年间的卷宗,先生可进行阅览!”

吴涛点了点头,道:“多谢。”

随即,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翻阅起了卷宗,既然发生大洪水了,此事必会有所记载。

最新网址:m.biiquge.com
本章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