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豪格南下 左梦庚东进
第52章 豪格南下 左梦庚东进
因为叶枫造成的蝴蝶效应。
中原和江南的局势都出现了重大变化。
只要是稍消息稍微灵通点的人,都在想办法去搞清楚叶枫的一举一动。
但是叶枫却像彻底消失了一般。
他是4月底出现在扬州城的,然后5月底出现在了开封城。
六月上旬的时候跟遇到了哈桑奥色,之后又再次失去了踪影。
谁也不知道叶枫下次会是什么时候出现,又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而未知的事情往往会让人心里不安。
特别是属于满清阵营的人,那是个个都慌得一批。
害怕叶枫忽然冒出来把他们给弄死掉。
南明朝廷的人和抗清势力的人,则是都在期盼着叶枫的出现。
而不管叶枫有没有出现
满清朝廷的扩张都不会因此而停下脚步。
多尔衮跟济尔哈朗原本安排了三路大军南下,目标就是彻底摧毁南明弘光朝廷。
多铎部由陕西出潼关,经洛阳东进至商丘,然后向南直趋泗州、扬州,进攻南京,得手后分兵攻取太平府(今安徽省当涂县)、芜湖。
其主要对手是高杰部、刘良佐部、黄得功部明军,是为满清朝廷的中路大军。
英亲王阿济格所部,则是尾随李自成部大顺军由陕西商洛、河南邓州,入湖北襄阳、荆州、武昌,直到江西九江一带。
除击溃李自成带领的大顺军外,乘势解决左良玉部明军,是为满清朝廷的西路大军。
另外还有一部清军,由原驻山东的固山额真准塔率领,南下徐州。
沿运河水陆并进,收取宿迁、淮安、兴化、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以及长江以北滨海地区。
这支清军攻击的目标主要是刘泽清部明军,是为南京朝廷的东路大军。
豫亲王多铎死无全尸,他手下的将领也死伤了不少,士兵的死伤更是不计其数。
现在满清朝廷的中路军基本上是废了。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两人都不甘心失败,他们下旨让固山额真准塔,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扬州地区。
先由固山额真准塔稳住局势。
同时他们派爱新觉罗豪格快速南下。
豪格这个家伙他可是皇太极的长子
却在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因为中伤多尔衮被削爵,之后跟随清军入关,满清定都北京后,仍封肃亲王。
当然了,那也只是一个闲散王爷而已,跟其他手握着重兵的满清将领,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
豪格要熬到顺治三年(1646年)的正月,被授为靖远大将军出征四川,同年十二月灭张献忠政权。
到了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凯旋回京,可是他依然对多尔衮很是不满,于是在回京不久的三月份,豪格被多尔衮构陷削爵,事后更是直接被幽禁。
同年四月死于狱中,时年四十岁。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顺治帝亲政之后为豪格昭雪。
才恢复其封爵……
……
因为叶枫的出现以及造成的影响。
爱新觉罗·豪格的命运轨迹开始发生了偏转。
开封城的事情发生之后,豪格就已经被授为靖远大将军。
随后时隔不到半月的时间。
爱新觉罗·豪格就开始奉命南下,准备去接替多铎的位置。
继续统领大军渡江南下。
同时阿济格也率领着大军,进逼九江的左梦庚所部。
两支大军的目标都直指应天府。
而原本驻扎在九江的左梦庚,直接带着几十万大军顺流而下。
这下子南明朝廷就更加恐慌了,因为左梦庚所部跟朝廷不合,他们原本就是要去攻打应天府的。
只是后面由于局势的变化,他们才暂时停留在了九江。
弘光朝廷掌权的马士英,还有钱谦益等人。
赶紧命令黄得功率军阻击左梦庚。
结果左梦庚他们没有一丝停留,在路过芜湖的时候,还让人用弓箭给黄得功射了一封书信过去。
告诉黄得功他们要去江阴。
并劝说黄得功南明朝廷没救了,叫他一起去江阴那边跟刘肇基他们会合。
以后就跟着叶枫一起打天下。
黄得功看完信件之后心里是怎么想的别人不清楚,但是他肯定没有相信左梦庚他们。
尽管黄得功知道对方的信件上的内容,十有八九是真的。
但是他还是派出了战船和一部分水师官兵,一直监视着左梦庚他们的队伍。
双方井水不犯河水的一起东进。
直到左梦庚他们过了应天府,继续向着江阴方向驶去。
黄得功才收回了他的人马……
……
刘肇基兄弟两个与阎应元。
正忙着在江阴地区训练兵马。
原本他们并没有打算扩张得太快。
因为扩张得太快了的话,容易导致根基不稳,内部出现各种问题。
但是每天都不断有人去投奔他们。
有些人不但自己来了,竟然还带来了一票人,甚至还带来了大量的钱财与粮草等等。
这个事情不对劲啊!
刘肇基与阎应元他们还没法拒绝,只能把前来投奔的人都给接收掉。
同时制定了一些更加严格的纪律,直接对所有人进行公告,如果违反轻则全部赶走,重则军法从事。
否则来自乌海和四海的人聚在一起,这样是很容易出乱子的。
同时刘肇基和阎应元让他们的亲信,尽量不动声色的摸清所有人的底细。
那么多的世家弟子聚集在江阴城,很多人相互之间就算没有见过面,那也是听说过彼此的。
并且那些家伙对于自身的出身来历,他们本身也没打算隐瞒。
只要行事不是太高调就行。
世家子弟相互遇到了,总是喜欢自报家门。
比如:在下来自开封王氏。
“哦!开封三槐堂王氏?真是失敬失敬,在下来自应天张氏……”
“原来是王兄和张兄,在下苏州潘氏潘连井……”
接着几人就是一通商业互吹,各自提一下家族的辉煌历史,还有出过哪些名人?
随后又是各自的家族有些什么故老的交情,当代的各家子弟又有些什么交集?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那些家伙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所以刘肇基他们手下的亲信,很快就把情况搞清楚了。
刘肇基和阎应元他们收到汇报之后,就知道事情麻烦了……